哈尔滨道里养老院,是冰城冬日里最动人的一抹暖色。它藏在城市的褶皱里,既不远离人间烟火,又能隔绝俗世纷扰,像一只温柔的大手,轻轻托住老人们走过的漫长岁月。
踏入养老院的大门,撞进眼帘的是庭院里的那棵老榆树。春天时,新叶在枝头怯生生地探出头;秋天里,金黄的叶子簌簌落下,铺成一地诗意。老人们总爱搬把藤椅坐在树下,有的眯着眼晒太阳,有的给身旁的伙伴讲年轻时的故事。王爷爷是这里的 “故事大王”,他总爱说:“我年轻那会儿在松花江畔扛过木头,零下三十度,呼出的气都能冻成冰碴子,哪像现在,屋里暖烘烘的,还有人给端茶倒水。” 话音未落,护理员小陈就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:“王爷爷,刚泡的菊花茶,您润润嗓子。”
楼里的活动室是老人们的欢乐场。每天上午,这里都会响起悠扬的二胡声,那是李奶奶在拉《赛马》,虽然手指有些僵硬,但旋律里的精气神儿一点不少。旁边的桌子上,几位老人正围着下象棋,楚河汉界间的厮杀声此起彼伏,输了的人笑着拍大腿,赢了的人也不骄傲,反倒忙着给对方递颗水果糖。到了下午,书法班就开课了,张奶奶的楷书端庄秀丽,刘爷爷的草书龙飞凤舞,他们的作品被挂在走廊的墙上,像一串串饱满的果实,装点着每个平凡的日子。
这里的关怀藏在细节里。厨房的师傅们总记得谁爱吃甜口,谁需要低盐饮食,每天的菜单都写得工工整整贴在门口;夜里值班的护士会轻手轻脚地查房,给踢了被子的老人掖好被角;就连保洁阿姨拖地时,都会特意在走廊铺上古董地毯,怕老人滑倒。有一次,李奶奶半夜突发心悸,值班医生三分钟就赶到床边,护士们熟练地测量血压、吸氧,直到老人的呼吸平稳下来,大家才松了口气。天一早,院长还特意来看望:“李奶奶,感觉好些了吗?今天厨房给您炖了鸽子汤,补补身子。”
哈尔滨道里养老院,用日复一日的陪伴,让 “养老” 变成了 “享老”。它像一座温暖的岛屿,让老人们在岁月的海洋里安稳停泊;又像一棵繁茂的大树,为他们遮挡风雨,送去清凉。在这里,每个清晨都有期待,每个黄昏都有眷恋,因为爱与被爱,从来都不曾缺席。